综合新闻

水银行、生态灌区、可以养鱼的再生水……探访

来源:水生态学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年08月29日 11:00:54

任士兵介绍,项目集污水处理、再生水利用、科普教育为一体,为银川市兴庆区东南片区、金凤区阅海片区、贺兰县德胜工业园区的工业循环、园林绿化、道路清洗等提供再生水。

在吴忠市利通区,“水银行”正在探索中。利通区水务局局长马铁马介绍,针对散户节水量小、入市交易难的问题,当地水务部门、金融机构、交易中心三方联合试点建立“水银行”开展用水权收储和交易。

“将‘邻避'效应转换为‘邻利'效应。”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总经理任士兵这样形容。水厂为半地下式,地面建成对市民开放的节水主题公园。再生水厂作为资源聚点,形成辐射周边的活力圈、生活圈及生态圈。

全县灌区渠道运行条件也在改善,截至目前,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投资,砌护支、斗、农渠共计337.94公里,渠道输水能力得以提高。

▲ 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节水主题公园

水资源变“水资产”

包括测控一体化闸门在内的管理节水,在许晖看来“更具有实效”。他介绍,2017年以来,全县整合政府类项目安装各种型号的测控水设备1100余套,干渠直开口实现自动化测控全覆盖,田间支、斗渠测控技术改造覆盖率为31%,涉及灌溉面积22.28万亩。

▲ 生态灌区测控一体化闸门?

管理节水下的生态灌区

▲ 贺兰县生态灌区?

摄影 滕晗?

行驶在银川市北的贺兰县内,沿途不断出现成片绿地,被黄河水“喂饱”的玉米正等待丰收。立岗镇幸福村村民石建军流转了3200亩地种植玉米、小麦、大豆、蔬菜等。他告诉记者,以种植的菜心为例,采用喷灌技术后,每亩每年节水约300立方米。

封面新闻记者 滕晗

【如果您有新闻线索,欢迎向我们报料,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。报料微信关注:ihxdsb,报料QQ:】

“日均处理污水能力可达30万吨,出水标准达到准IV类。”任士兵说,“可以养鱼。”在展示着进水水样和出水水样对比的地方,两个鱼缸装满鱼儿,“鱼缸里的水就是经过处理的再生水,这也是生物监测的方法之一。”

具体为,利通区水务局协调、引导散户及企业将节水量存储到“水银行”,银行向散户和企业提供有偿资金,并将“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”接入吴忠市产权交易中心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结算,收储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入市交易,产权交易中心协调购水方将交易资金打入水务局水费专户,水务局根据用水权交易及分配办法将资金拨付给基层水利服务组织、用水户和用水企业,通过建立利益联结和共享机制,推动用水权收储和交易规范化、市场化运作。

水资源在宁夏正在变成真正的“水资产”,一些数据正是证明——宁夏6家银行以用水权质押、授信、贷款方式共发放贷款7.24亿元;全面实行工业用水权有偿取得,目前累计征收用水权有偿使用费1.27亿元……

污水处理厂从“邻避”效应到“邻利”效应

同时,灌区全面执行灌溉运行水价,率先在自治区全面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。基层服务组织改革任务也全面完成,成立各类基层水利服务组织15家,农业灌溉实行“社会化、专业化、精准化”管理模式。在用水权交易方面,2022年利通区共完成农业用水权交易2笔,交易水量70万立方米,交易金额14.7万元。

此外,用水权绿色金融服务也在试点推行。利通区水务部门为规模化种植大户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、工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颁发用水权证,银行通过用水权质押、抵押、担保等方式,为其提供信贷支持。通过赋予用水权金融属性,实现了从无形资产到有形资金的转化,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支持和参与用水权改革。

走在田间,时不时看见建在支渠取水口处的测控一体化闸门,这是贺兰县农业灌溉取水改造的重要一环。“水灌溉到最后一块田、一亩地后,就及时把闸门关上,精准计量用水。”贺兰县水务局灌排服务中心马建宝说。

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于2019年12月开建,2021年10月进入试运营,2022年4月转入商业运营。项目配套建设的环保教育展厅、节水主题公园、党史文化长廊于2022年7月1日向公众开放。

城市里,再生水浇灌出生态公园,工厂里,回用水循环往复,田间地头,玉米汲取黄河水而生……近日,封面新闻记者走访宁夏多地,探寻当地的“节水故事”。

气候干旱,生态脆弱,这是西北内陆地区宁夏一度绕不开的困境。但这片水资源匮乏的地方,正通过节水以期破解瓶颈,走出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的新路径。

上一篇:种植水草修复水生态

下一篇:抚仙湖水资源生态保护系统工程项目稳步推进

Copyright © 2021 《水生态学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